日本反自杀海报遭怒怼: 到底是劝活还是催人死

话说,

日本是一个遭受高自杀率困扰的国家,

根据今年3月日本警察厅发布的数据,2017年日本全国自杀人数为21321人。

其中,其他年龄段的自杀人数都呈下降趋势,唯独未成年自杀者数量出现上升。

出于在学校被排挤遭到欺凌、学习压力等原因,未成年人的自杀问题复杂而又敏感。

为此,日本政府推出了不少防止自杀的措施,

例如成立专门的防止自杀机构,设立“求助电话热线”等,

或是在车站等公共场所张贴海报,呼吁放弃轻生的念头。

不过这两天,有三张防止自杀海报的画风引起争议,

网友Murasaki(@12resw)在推特上晒出了这几张海报,他表示:

火车站的防止自杀海报(第3张是最新的)…

画面上的笑容无比灿烂,看过后反而感觉更想自杀了…这是为什么呢…

网友Murasaki今年23岁,目前是一位在读研究生。

在他小学三年级~初中三年级时期,曾经一度不想去学校上学,

当时医生给出的诊断是直立性调节障碍、社交焦虑障碍。

因为有过这样一段难熬的经历,所以Murasaki长大后也尽力帮助不想上学的学生们。

而他看到关西地区铁路公司于2016年~2018年在各大车站张贴的防止自杀海报,感觉非常微妙。

海报上写着这样的标语:

“你不是一个人哟!”

“无人可以倾诉,反正也不会理解的吧。请不要像这样,独自一人承受。”

“你不是一个人哟!”

“人的心,其实就像气球一样,感觉快要破裂的时候,请把这些想法告诉我们。”

“生活在同一个时代。”

“请把不能向周围其他人倾诉的烦恼,告诉我们。”

这几张防止自杀海报主要以学生为对象,

所以海报中的主人公都是穿着校服的学生们,而且大多脸上洋溢着笑嘻嘻的表情,

不过Murasaki认为海报设计者并不了解自杀者的心情,

毕竟想要自杀的年轻人,往往可能是在学校有着被欺凌、不合群等糟糕的体验,

看到海报上笑嘻嘻抱团的同龄学生,可能会带来反效果……

这带来的完全就是反效果啊。

这完全就是自杀启蒙海报。

其实是促进自杀海报。

网友们认为这些海报的设计者,应该是非常享受团体生活的那种人,

而且认为团体生活才是正常生活,

所以借此发挥自己爱心和热情,去拯救那些“不合群”的人,

而这样一开始就“居高临下”的心态,没有设身处地从自杀者境遇去考虑,反而会让人更想一了百了。

感觉情绪低落的时候看到这些海报,会有种被嘲笑的感觉。

感觉做海报的人,是抱着居高临下的心态拯救想自杀的人。

单纯看这些海报,就感觉好累。要和大家一起,要和大家一样,真烦。

感觉就像这样的场景,被抱团的人笑嘻嘻地说:“这里没有你的位置”。

这些海报给人的感觉是这样:

“我知道了,你们确实不是一个人,而我只是孤单一个人。”

“啊,大家都好开心好幸福的样子,只有我自己在不同的世界,一种被孤立一人的感觉袭来。

这样会给那些本来想再努力一次的人,带来反效果吧。

即便是对于没有自杀打算的我来说,看了这些海报,也会感觉情绪低落。”

个人认为,海报上的宣传标语“你不是一个人哟!”,

其实可以改成“即便一个人也挺好啊”,这样肯定个人存在的标语,感觉要好得多。

话说,为什么一个人就不行啊?

一个人又有什么错呢?

这些海报的话,从我的感受而言是这样的:

“如果要继续活下去的话,必须要回到这些团体当中……啊,还是想死”

无法融入团体的人或者不想融入的人,该怎么办?去死吗?

看到类似这种毫无同理心的海报,就感觉难过想流泪。

搜了一些防止自杀海报,一般来说是像下面这样的感觉,

呼吁作为个人去关心、联系那些需要帮助的人,帮忙排解烦恼。

而不是像上面那三张海报,给人留下“快回到团体中”“团体生活才是正常的哟”的不好印象。

这些海报,就像全班一起写信给不想上学的同学,是同样的脑回路。

我学生时代时受到过欺凌,看到这些海报,感觉很不好。像是被逼到绝路一样。

对遭到欺凌想自杀的人说“班上的同学都是朋友噢”,这样有用吗?

所谓的朋友,难道会突然揍人或勒索金钱吗?

被欺凌或被排挤的话,对学校、校服、教室这些和学校相关的元素都会有心理阴影,

连这种基本的事情都考虑不到的人,才会做出这种海报吧。

关于改善海报的方法,正如网友们认为的那样,

其实不应该继续强调要融入团体,而是要安慰即使一个人也挺好挺正常,

毕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,就是因为遭到团体欺凌和排挤才会想要自杀啊……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